县委县政府召开“5·19慈善一日捐”
动员大会
5月15日上午,2020年全县“5·19慈善一日捐”动员大会在县行政中心会议室举行。出席会议的对象有:县政府主要负责人、四套班子有关负责人,县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,县慈善总会全体理事,各镇(区)党委书记、分管负责人、慈善分会会长、秘书长。
会议期间,县政协主席、县慈善总会会长陈金荣同志作慈善工作报告;县审计局局长、县总会监事会主席王其龙同志作2019年全县慈善资金审计报告;县长佘俊臣同志作重要讲话。
县长佘俊臣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全县慈善工作取得的成绩,对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讲了三点意见。
一、涵养慈善之心,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,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慈善事业的重大意义。
1、慈善是一种美德、一种理念,人人皆可树立慈善意识。慈善它首先是一种美德,它是一种善念,它是一个最基本层面上的东西。人之初性本善,人人皆有恻隐之心,有好善好德之心,有助人为乐之心,这是人的本性,这种善念是一种倡导、一种号召,我们最终要让它成为一种社会风尚。2、慈善是一种修行,也是一种实践,人人皆可以实践。习总书记讲,慈善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,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有广泛的群众性,人人皆愿参与,人人皆可参与,人人也皆能参与。3、慈善是一种文明,是一种事业,发展好慈善事业就是要将其发展成人人皆可参与。慈善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,慈善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,慈善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慈善工作是有组织、有目标、要求的。
二、广行济困之举,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,我们要推动全县慈善事业再上台阶。
当前,宝应正处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推进“强富美高”新宝应建设的关键时期,慈善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,找准关键点和突破口,不断提高工作能力,全力打造特色鲜明、内涵丰富的宝应慈善品牌。
我们正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,当前工作重点是夺取“双胜利”,这是总的目标和方向,下一阶段的工作基调是“六保”和“六稳”。“保”是我们当前工作的底线,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运转这些都是慈善大有可为的地方。“稳”是工作的基线,当前我们外资外贸等方面受到疫情影响,在当前这样一个大背景下,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,做好慈善事业今年与以往相比还有更特殊的意义。今年的疫情影响很大,企业和社会群众都很困难,在这个时候来宣传慈善工作,就是要动员社会上有余力的人共同努力,通过慈善事业把底线保住。近期,民政部下发《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慈善捐赠工作的通知》,实际上就是强化了当前形势下做好慈善工作的更加特殊的意义。一要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,精准开展慈善工作;二要聚焦脱贫攻坚,助力群众脱困;三要积极打造慈善品牌,提高救助效果。
三、遍结慈善之果,是人民群众普遍期待的民生实践,我们要切实形成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慈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,只有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,才能形成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。各镇区、各部门要把慈善事业根植于人民大众,一以贯之地加大支持力度,充分调动全社会成员参与的积极性,增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合力。
1、要加强组织领导。会上,我们下达了慈善募捐计划,大家要对照任务,不折不扣抓好落实。各镇区、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,一把手要亲自谋划推动,亲自研究部署,亲自动员组织,带领本区域、本系统的干部职工完成好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的各项任务。要各级联动抓落实,各行业管理部门特别是机关工委、税务、工信、住建、教育、卫健、市场监管、金融监管、妇联等单位,要主动作为,在组织好本单位募捐活动的同时,动员发动各行各业内爱心人士致富思源、回报社会。同时,县民政部门还要做好救助信息共享工作,实现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的衔接互补,共同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。
2、要广泛宣传引导。公益慈善是一项“全民行动”,只有全民行善,慈善才有旺盛的生命力。各镇区党委宣传部门、县融媒体中心要按照省政府《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切实做好宣传工作,通过新闻报道、策划募捐活动、推送慈善公益广告等形式,依托“中华慈善日”等活动载体,大力传承慈善文化,宣传慈善理念,传播慈善精神。要将慈善宣传工作与其他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,做到更加务实、更接地气。同时,要倡导广大群众通过小额捐助、加入义工队伍等形式参与其中,集涓涓细流为滔滔江河,让“我帮你我快乐,我受助我感恩”成为宝应的时代风尚。
3、要规范捐赠管理。慈善事业是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之一,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,稍有不慎,就会陷入舆论漩涡,严重降低社会公信力。这次疫情中,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强调,要依法规范捐赠、受赠行为,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。县慈善总会要把公信力作为慈善事业的生命线,建立公开、透明、规范的工作机制,定期向社会公布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情况,随时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和质证。同时,要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慈善捐赠款支出的整体情况,确保捐赠人的知情权,做到专款专用,真正让捐赠者安心、受助者称心、全社会放心。
4、要严格督查考核。县委、县政府从今年起将慈善工作纳入对镇区和县各部门的考核内容,发挥考核“指挥棒”作用,进一步强化慈善工作责任的落实。县相关部门要加强对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的督促检查和阶段考核,及时通报募捐工作进展情况。特别是对不能按期完成募捐计划的单位进行通报,并督促限期完成任务。
陈金荣同志总结了2019年全县慈善工作:2019年全县各级慈善组织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省、市有关慈善工作会议精神,结合换届抓组织,开展活动抓宣传,千方百计抓募捐,立足长远抓基金,创新项目抓救助,规范制度抓管理,慈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。全县募集慈善资金4627.24万元,比上年增加1956.95万元,增长73.29%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新增慈善基金2309.4万元,基金规模全市领先。发放慈善救助金2210.12万元,其中县总会发放1200.57万元,镇区发放1009.55万元,较好地发挥了慈善组织在扶贫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陈金荣同志提出了2020年全县慈善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:2020年,全县计划募集慈善资金1600万元,其中镇(区)分会募集1100万元;计划筹集慈善基金2000万元,其中镇、村分别筹集500万元、1400万元;计划发放慈善救助金1600万元,其中县总会发放700万元,镇(区)发放900万元;新建慈善文化阵地16个。要完成上述计划,2020年全县慈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,以“突出扶贫攻坚、延续战疫大爱,共建全面小康”为主题,拓展渠道抓募捐,优化项目抓救助,规范制度抓管理,营造氛围抓宣传,努力开创全县慈善事业新局面。一是以拓宽慈善募捐渠道为重心,不断提升慈善保障能力;二是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,科学创新慈善救助项目;三是以舆论宣传为抓手,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;四是以加强自身建设为手段,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度。
陈金荣同志对开展好“5·19慈善一日捐”活动进行了部署:
一、明确目标要求。在募捐目标上,按照2020年全县募集慈善资金目标要求,县两办下发了各镇区和县部门单位募捐建议计划。各镇、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,积极组织募捐。在募捐范围上,今年慈善资金募集的范围主要是全县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垂直管理部门、驻宝部队、社会团体及广大干部职工、个体工商户、在校师生、城乡居民。认捐建议标准仍然参照往年的做法。在募捐时间上,5、6月份全县要集中开展慈善募捐活动。各部门、各镇区要立足早行动、早发动、早见效,争取较好的完成募捐计划。
二、创新工作机制。今年慈善募捐工作要坚持三个带头:即坚持党员干部带头、坚持各级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带头、坚持理事单位带头。优化捐赠方式:采取项目捐赠、冠名捐赠、定点捐赠、网上捐赠,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。
三、深入宣传发动。根据全县慈善募捐工作的统一部署,各镇(区)、各部门单位要召开领导班子、机关干部、基层单位负责人、企业负责人会议,认真统一思想认识,对慈善募捐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。要通过举行捐赠仪式、救助仪式、表彰先进、文艺演出等活动,形成慈善募捐的浓烈氛围。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慈善募捐的意义、任务和要求,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赠的热情。
四、强化组织领导。各部门和各镇区要按照县委、县政府要求,强化对慈善募捐工作的组织领导。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,做到三个亲自抓:即亲自抓动员部署,亲自抓大户募捐,亲自抓薄弱环节,为其他干部做好样子。要实行分工负责、分线负责、逐级负责制,形成人人关心、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的良好局面。县机关工委、税务、工商、金融、工信、住建、教育、卫健、妇联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牵头单位要在完成机关部门募捐计划的同时,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,认真做好行业管理范围内单位干部职工的募捐工作。
五、加强工作督查。县两办、县慈善总会要及时了解募捐工作进度,通过电视、《宝应日讯》、网站、工作简报等,定期通报各部门、各镇(区)募捐实绩。要将慈善募捐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测评的内容。
县委副书记、县“5·19慈善一日捐”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顾长荣同志主持会议,并就贯彻会议精神,扎实开展“5·19慈善一日捐”活动,从高度重视、强化宣传、迅速行动、落实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强调。
动员会现场照片